怎样使官员不成为反腐运动受害者,设立反腐败总局? 请看博讯热点:反腐打老虎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0月24日 转载)

十八届中纪委四中全会本周六举行,如何实现“法治反腐”成为外界期盼的大会议题。
在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的同时,中国官媒新华社周四(23日)报道,中共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于两天后的10月25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四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依法治国以及反腐和高层人事调整,虽然周四发布的公报中并没有在法治方面提出根本性的改革措施,外界仍然预测,随后举行的中纪委全会也将主议如何依法反腐。
习近平在十八大上台后发起了全面反腐运动,严厉打击政府官员腐败,到目前为止,据中国官媒的报道,已经有55名高级官员(大老虎)落马,仅去年一年,就有超过18万名大小官员因贪腐受处分。
习近平政府已经表示,反腐运动才刚刚开始,“老虎苍蝇一起打”还将继续下去,直到所有官员不敢、不能、也不想贪腐为止。
官员成反腐受害者?
尽管习近平和王岐山的反腐运动得到老百姓和大多数学者很大的支持和赞同,但有批评人士指出,中国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反腐运动缺乏透明性,没有法律制约,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习近平清洗政治对手的动作。
最近多家媒体转载《纽约时报》题为“纪委主导中国反腐,官员亦成受害者”的文章,引述批评者的话说,“反腐运动虽然以法律和问责的名义展开,但往往由党的机构在法律之外秘密操作,其中充斥着虐待和危险行为”。
该文以福建省一名中层官员王广龙的经历为例,谈各级纪委和其它有关部门在处理涉嫌贪腐官员时缺乏正当的法律程序,王广龙曾被数天关在一个冰冷的房间里,不给吃喝,不能睡觉,不能坐下,甚至不能靠着墙站。
他在受审时还挨打,被打到丧失部分听力,因此一度想要自杀,最后和处理他案件的人员达成交易,签署认罪书,承认自己受贿,以交换能够被取保释放。
许多律师和学者指出,如果中国没有一个去政治化的独立司法体系,习近平政府为重获公众信任、确保中国共产党统治地位的反腐努力就会失败。
反腐败总局
在现有的建制下,中共党内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政府方面有国务院属下的国家级预防腐败局,但事实上,防腐局办公室和中纪委的国际合作局是挂着两块牌子的同一个机构。
各级纪委在处理涉嫌贪腐的官员时所采用的“双规”行动,因为属于“党内行动”,加上也许还需要保密,所以不受法律约束,毫无透明度可言。
现在四中全会公报所说的“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等,在过去也经常有高官或政府文件提及,所以让外界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对于怎样才能真正实行依法反腐仍存质疑。
早些时候多家媒体引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的话说,按照习近平上台以来的执政逻辑,极有可能设立“国家反腐败总局”,整合中纪委、监察部、信访局、审计总署等反腐力量,建立一个垂直的反腐部门。
这样一个反腐总局由于在建制上独立于执政的共产党,因此也许能确保未来对贪腐案件的调查可以不受外部影响,但是这种设想显然没有在四中全会上成为现实,而在中国是否能有任何权力机构离开党的领导独立存在,在许多人看来也是可能性极小。
反腐协调小组
另外一些分析人士则认为,最现实的向依法反腐方向前进的做法,就是摆脱已经被“双规”的前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维稳压倒一切”的思路和做法,加强现存的反腐协调小组的职能和力量。
现存的反腐败协调小组是在党委的领导下,综合纪检、法院、检察、监察、审计等具有反腐败职能的单位,负责对查办腐败案件进行组织和协调。
在目前,反腐协调小组的功能基本上只是通报和沟通信息,在王岐山提出“法治反腐”后,反腐小组的工作机制据信在被“强权和扩容”后有所改善,职能得到提高。
但无论成立独立于党的反腐总局也好,还是强化在党领导下的反腐小组的力量也好,如果在中国整体情况下司法系统不能独立,不能“去政治化”的话,“法治反腐”也只会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却很难付诸现实。
乐观的分析人士会说,共产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把依法治国作为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本身就意味着是一种进步,而本周六将召开的中纪委十八届四中全会,期盼也能在依法反腐方面做出一些实质性的改进。
来源:BBC
(博讯 boxun.com) 123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