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韩:圣诞节碍着什么了 请看博讯热点:宗教迫害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2月28日 转载)
非韩 专栏作家

西北大学校园内有多款反圣诞标语。
中国流行过圣诞节已经很多年了,这里面有宗教因素,开放之后中国的基督教众已经越来越多,教众当然是圣诞节的核心人群,当然也有凑热闹赶时髦的因素,有些人并不了解圣诞节的宗教涵义,仅为凑热闹而过节,而这个群体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商家的推动,善于营造节日消费气氛的商家在圣诞节的推广上比基督教的传播作用更大。可能正是经济上的考虑,过去几年大陆官方并没有干涉过圣诞节的传播。今年则不同,温州教育局发禁令不得在校园举行圣诞活动,西北大学组织学生平安夜集体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并贴出标语「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湖南也有大学生举牌抵制圣诞节。今年的圣诞节到底碍着什么了?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圣诞节的世俗热闹远超过宗教内涵,正如有网友总结说:中国人善于把传统节日过成吃的节日,把洋节日过成约炮的节日。当前中国主流社会的娱乐至上已经消解了圣诞节的真正精神,然而即便如此,抵制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官方反击基督教影响的意图。官媒《环球时报》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孙海英成美─「扳倒中国」的第三种武器》的文章,或可作为中国官方对基督教态度的一面镜子。该文提到美国「扳倒中国」的意识形态心战,目前看主要亮出了三种武器:一是2013年前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两个舆论场大肆鼓吹普世价值,二是2013年南周新年贺词事件热炒的宪政概念,三是是披着基督教的外衣传播扩散美国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基督教与普世价值和宪政鼎足而三,可见其在一些人心中的威胁。其实政府敌视基督教的立场一直存在,对基督教组织和传教活动的打压也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手段常常很有弹性、很隐蔽,往往并不直接针对宗教信仰,而是找其他借口,南乐教会的张少杰就是以诈骗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被判刑12年。找借口自然是为了掩饰打击宗教自由的行径,避免造成不利的国际影响。然而今年以温州拆教堂和十字架为标志,官方已经不再掩饰其排斥基督教的意图,而是高举传统和民族的大旗开始直接的意识形态对抗,圣诞节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和基督教交锋的战场也就毫不奇怪了,这正如西北大学标语中所说「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执政党有信心把合法性建立在经济发展的成果上,用一些学者的话概括,即建立了绩效合法性。那时对基督教传播的压制往往是针对具体的人或事,采取常规维稳策略,而回避意识形态上的直接对抗。如今中国经济已经到了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所谓「经济新常态」思维就是为了应对这一转折点。在此背景之下,官方似乎意识到单一的绩效合法性的缺陷,其重建意识形态统一战线的意图也显露无遗。尊孔、公祭两项活动,一项打着传统的旗帜,一项竖起民族共同体,都是为了尽可能的扩大意识形态共同体。而排斥意识形态上的竞争对手——基督教就成为了官方意识形态扩张中的另一面,抵制圣诞节也许只是这项深远谋划中的一个靶子。
来源:东网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195093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