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韩:灾害绕不过的制度高墙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1月15日 转载)
非韩 专栏作家

没有让政府负责任的机制,中国人只能「生得计划,死得随机」。
2015年第一个大新闻是一场踩踏事故,上海繁华的跨年夜灯光秀变成了几十人伤亡的悲剧,事后网络上分析原因的不少,研究责任的也不少,还有技术文介绍了国外管理大型群众集会的方法、经验。这些努力的价值都不可否认,然而迄今为止,老百姓看到的还是任何事故处理流程的重复,领导高度重视、做出重要指示,前线积极救治,当地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严肃改正,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等等。矿难、火灾、动车事故,几乎中国所有的意外悲剧后都是这一套的重演。相比之下,民间那些总结和介绍就像往墙壁上吹气,完全不能引起墙壁的波动。
这一套处理灾害事故的基本流程自然都有其政治内涵,领导的讲话是昭示领导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前线的积极救治是为了表示国家机器还在为人民服务,当然也表示对领导重视的重视;总结经验教训和改正是为了让老百姓重新获得安全感。这一套固定的模式看上去方方面面都包括了,但多了领导的突出地位,少了不幸者的声音。更加重要的是,它还是不容置喙的。事故之后人们只能看官方的处理通告和结论,连真正的知情都谈不上,更不用说监督,网络上发牢骚甚至可能被维稳、被寻衅滋事。这种背景之下,民间的牢骚和建议都无法透过制度的高墙影响现实。中国是他们的,中国的事也只能他们知道、他们掌控。他们以外的人只能在他们营造的环境中浑浑噩噩。
城市管理、事故预防和灾害救助本来是现代社会的重大课题,其中涉及到多方利益诉求,也涉及到各种安全评估和应对。然而要想管理、预防、救助有效首先要有个让政府负责的机制,没有这种机制,任何技术上的改进建议都必须让位于领导的利益和冲动。而责任政府从书本走向现实绕不过去的是民主选举和民众监督。民众无法让政府真正承担责任,自然不能影响政府的决策和改进,正如有网友所说,拖着当下这种的制度走向现代化,中国人只能是「生得计划,死得随机」。
你有再多的不满,或者有再好不过的建议,都无法改变国家对你生活的荒唐设计。生得计划自不必说,尽管计划生育的反人类让人发指,你还是要乖乖接受,就算一胎放宽到二胎,国家的计划性还是没有变;而矿难、雾霾、尘肺、地震中的豆腐渣校舍、洪水中的豆腐渣江堤、踩踏等等,这些灾难你既不能过问它们从哪里来、也不能过问如何善后,谁又敢说自己就不会撞上一命呜呼。
信息时代的中国缺的并不是社会管理的技术和经验,缺的只是实现责任政府的制度环境。
来源:东网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191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