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党史研究室:上山下乡确有逼婚强奸女知青现象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7月02日 转载)
本文来源:甘肃党史网,作者:孙瑛,原题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甘肃》专题资料概述,本文系节选
1970年5月12日,经毛泽东批示“照办”后下发的中央转发《国家计委军代表关于进一步做好知识青年下乡工作的报告》(著名的26号文件)文件,是上山下乡运动以来第一个方针政策性文件。中央要求各地要认真研究执行报告中提出的几个政策性问题,在最近期间检查一下知青下乡的工作,并向中央写一份报告。省生产指挥部安置办公室迅速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革委会要认真学习宣传,坚决贯彻执行,并安排对上山下乡安置工作进行一次检查。7月召开全省安置知青工作座谈会,进一步研究贯彻执行26号文件的措施。8月26日上报的甘肃知青工作情况的报告[15]指出:一年多来,全省有41000多名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安家落户;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经过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中被评为五好战士的占30%,酒泉地区下乡知识青年,被评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占9%,五好社员占7.6%,选入领导班子的占1.1%。”报告认为,甘肃知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安置工作中的阶级斗争激烈,主要表现在“阶级敌人”向知青灌输反动思想或黄色小说,拉拢腐蚀青年;有的煽动知青倒流回城;有的引诱知青犯罪;有的对女青年逼婚诱婚甚至强奸;有的贪污知青经费。二是有些地方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认识不足,一度有所放松。三是对下乡人员的生活安排及住房、菜地等具体问题解决不够落实等。为认真贯彻落实26号文件精神,当年9月、10月和12月,省革委会先后发出《关于处理劳动锻炼两年以上的插队知识青年招工后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转发国家计委军代表关于进一步做好知识青年下乡工作的报告>的通知》和《批转生产指挥部“关于继续动员一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集体插队落户的请示报告”》[16]三个文件。文件规定:凡是劳动锻炼两年以上的、没有重大问题的知青,可以通过招生、招工、招干、参军等渠道逐步进行安排;地、县两级党组织和革委会,对下乡知青工作一年至少要检查、总结两次;要设立专门机构管理知青工作;对破坏知青工作的现行反革命分子要解决打击;要把对知青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必须把解决好下乡知青的实际问题看作是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知青下乡工作指示的重要一环;加强知青经费的管理。文件还指出:今后每届初、高中毕业生都要有一批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为加强对当年下乡知青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决定要在派有农宣队的44个县、市建立1700个青年安置点。尽管这样,知青下乡动员组织工作还是成效不大。资料显示:从1968年到1969年,全省共安置上山下乡知青39952人,年均19976人;其中插队知青占79.9%,其余插场、队及军垦人员占20.1%。而1970年,全省只动员安置643人,1971虽然下乡知青数上升到5125人,但也只占1969年的15.5%,1972年则没有动员安置[17]。
(博讯 boxun.com) 205201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