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侍卫代表中国谈判 把人家女王睡了
(博讯北京时间2016年8月17日 转载)
来源:脑洞历史观
大家都看过《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曾经跟沙俄索菲亚公主有一腿,在床上跟公主签了和约,还帮公主夺了位。
而在一本野史里,也记载了一个故事,史学家赵翼在他的《檐曝杂记》说,“康熙中,圣祖尝遣侍卫托硕至彼定边界事。托硕美须眉,为女主所宠,凡三年始得归。所定十八条,皆从枕席上订盟,至今犹遵守不变。”
这里面,出现了一个叫托硕的侍卫,他跟沙俄谈判,跟对方的女主嘿嘿嘿,在床上签了十八条,可能陪一晚,就签一条,或者是其它套路。
到了乾隆年间,这十八条,大家还在遵守,算是托硕用肉体为大清争取了数十年的和平。
如果是真的,显然就是韦小宝的史书版本。但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从这个和约来看,应该是大名鼎鼎的《尼布楚条约》,而这个条约的清国代表也确实是一个侍卫:索额图。

�不过,这个索额图可不是一般的小侍卫,而是一个侍卫头子:领侍卫内大臣。曾经在康熙大战鳌拜时出过力。
而对方呢,也不是什么沙俄女主,而是一个卷毛怪大叔:戈洛文。

�当时,大家约好到尼布楚来讲数,起因呢,是沙俄开始东扩,抢中国的地方,清政府反击,对方也吃不消。清政府也不想纠缠,大家就坐下来谈一谈。
这个谈判过程就有很多内容。
一开始,清朝的谈判团就犯了一个错误,他们约好在尼布楚的外面谈,这里面是没有供给的,等于约到了一个野湖。而且他们走得很急,提前半个月就到了谈判现场,这给沙俄传递了一个信息,清国急于谈成。
清朝确实急,因为西部还有一个葛尔丹在闹事。清国了了这件事,还要回去收拾葛尔丹。
但是,你去得早,一显得没耐心,而且一去就近万人,都要吃喝的,半个月就吃掉了一小半的补给,你的后备物资不足了,无形中给自己定了一个限期。
更糟糕的是,他们还请了两个鬼子翻译,一个叫徐日升,一个叫张诚,听着像中国名字,其实前面那个是葡萄牙人,后面是法国人,都是来传教的。

�(弹琴的就是徐日升)
康熙很信任他们,特地叫他们过来当翻译,还跟索额图打招呼,说你一定要听他们的。
那么,谈判都有底线,中国的底线是什么呢?
康熙的意见是,以尼布楚为界,就是尼布楚必须是中国的,当然里面一点的雅克萨更应该是中国的。但是,如果沙俄人坚持要尼布楚,就以额尔古纳为界,把尼布楚让给他们,但雅克萨必须要回来。
为什么这么大方呢?康熙想,俄国人有了尼布楚,来做生意就有地方落脚,也算是大国风范吧。
当然,这个底牌是不能随便给人看的,因为人家看了底牌,谈判就占优势了。
那么,沙俄的底牌是什么呢?
他们划了三个计划,最大的是以黑龙江为界,整个黑龙江北边全归他们,当然,这对当时的清国来说,就太凶狠了。第二呢,以牛满江为界,中游以上的北岸归他们。第三个呢,最低也要保住雅克萨。
这三个条件对清国来说,都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两方开谈后,谈了半天都谈不拢,分歧太大了。
这个时候,沙俄又派了一个使者过来,给了新的指示。沙皇表示不要跟清国谈崩了,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连尼布楚都不要。
这对大清来说,当然是很好的条件啦,为什么沙俄变了呢?
这应该是沙俄国内的政权变化,大家还记得,韦小宝或者说托硕睡了索菲亚公主吧,其实,这一年,索菲亚公主倒霉了。
我们介绍一下沙俄的局势,他们国家是一个女人和两个兄弟的故事,女人就是索菲亚公主,两个兄弟是彼得大帝跟伊凡大帝,他们的爹死了后,帝位原本传给彼得,但彼得年幼,所以索菲亚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当了摄政。
而在这一年,彼得长大,卷土重来发动政变,从姐姐手里夺回了权力,并把姐姐送到了修道院。
前面,沙俄使者带的条件,应该出自索菲亚公主。而等彼得大帝登台,一是国内政治不稳,二来也有新的想法,就是彼得更希望从西边开始扩张,所以,他传来了自己的指示,退出东方之争,把精力放到西方去。这个尼布楚可以不要。
可是,沙俄使团的团长戈洛文很精明,他没有急于谈判,而是找了清国使团的两位翻译,送了一点礼,把清国的谈判底线搞到手了:就是不能丢掉雅克萨。
收到这个消息,戈洛文利用信息差,跟清国达成了尼布楚条约,这里面,雅克萨还给了中国,但尼布楚,这个原本属于中国的地方就划给了沙俄,中国也失去了贝加尔湖东岸的大片土地。当然,清国当时也是比较满意的。毕竟这个事情摆平了,而且也没想到贝加尔湖东岸的土地有什么用啊。能保住黑龙江中下游的土地就不错了。
所以,康熙后面对两位洋奸翻译还大加封赏,这两人在中国还善终了。
再说这个和约,索额图这个待卫大哥也不知道有没有跟对方的团长睡觉,但确实给中俄带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主要沙俄通过做生意,赚取了大量的利润,也乐得发洋财。但到了后面,沙俄再次东扩,他的实力更强了,而同时,清国却变虚弱了。清国被迫签了一个《中俄瑷珲条约》,当年康熙的底线雅克萨也被沙俄搞走了。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2361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