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陆新闻
]
专家:科技无法挽救太湖
请看博讯热点:
环境破坏与污染
(
博讯北京时间2007年6月14日
转载
)
香港明报 记者陈阳报导/江苏太湖及安徽巢湖近期相继出现「蓝藻氾滥」的生态灾害,令外界关注中国内陆湖面临的严重水污染问题。据悉,早前太湖爆发蓝藻,无锡市逾百万居民日常用水受到威胁,曾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几晚睡不着觉」。温总更严厉批评说,蓝藻氾滥标誌着太湖治理「完全失败」。多名内地生态环保专家指出,「蓝藻猖獗地区,一定是周边经济发达地区」,他们认為科技已无法治理湖泊污染,只能从政经体制上解决。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影轩昨日在研讨会上表示,太湖「蓝藻事件」暴露无锡乃至江苏省在城市规划时有两大缺失:一是沿岸过度建设与生态相衝突;二是工程未能体现「生态优先」原则。「无锡城市扩展,但湖泊治理滞后,湖水非氧化严重,变成死水。」她指出,虽然当地政府採取疏浚河道等治理措施,但这对太湖等大型湖泊作用不大,「这种外科手术式做法只能维持一两年时间」。
(博讯 boxun.com)
专家﹕治污须从政经着手
张影轩指出,日本生态科研部门经过20年研究得出结论是:湖泊「富营养化」本质上无法治理,而现今内地城市化进程非常不理性,蓝藻事件表面上是自然生态问题,其实是人為造成。「科学技术解决无望,只有从社会学和政经体制上解决」。
对於近期巢湖西北部也出现蓝藻增多现象,张影轩认為巢湖污染不会像太湖严重,因為其沿岸经济还不那麼发达,「蓝藻问题愈猖獗地区,一定是周边经济愈发达地区」。
未来20年无望好转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称,太湖水质不断恶化最根本原因是排入的污染物远远大於太湖环境容量,主要是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三大类,「按照太湖流域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準及太湖治理模式,未来10至20年内太湖生态系统结构难有根本好转」。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揪出太湖生态灾难的“元凶”
继无锡太湖之后 安徽巢湖蓝藻也开始爆发
(图)
太湖排污监管失职,5官员被处分
“太湖卫士”被扣押,妻承夫业
治污16年功败垂成:人祸为害太湖治理无成效
(图)
专访湖泊专家秦伯强:太湖的癌症是怎样出现的
政治体制造成太湖之灾:江苏还在欺骗毒害居民
告诉亲友太湖水致癌 无锡一居民遭拘留
环保总局:无锡太湖蓝藻暴发有人为因素
无锡太湖臭水事件 政府竟然嫁祸农民
太湖蓝藻暴发:李源潮明令无锡要“让群众知情”
太湖「水危机」:受污村落1%人口患癌死
(图)
专家称太湖藻类可能持续四至五个月
(图)
从太湖污染看官员赎职--警告太湖危机的环保卫士已坐牢50天
太湖水荒是天灾还是人祸
图片:触目惊心的污染的太湖水
(图)
太湖污染:无锡变臭水城 居民大逃亡
无锡水臭市民抢购纯净水 考虑炸坝引长江水稀释太湖
昝爱宗:太湖污染案发:呼吁江苏当局尽快释放吴立红
陈维健:太湖美 美在太湖水
林泉:太湖水臭谁之罪
太湖生态大危机环保人士被抓,官商合谋生态破车滚滚驶向崩溃悬崖/朱红、萧远
太湖水 太湖美,今天的太湖变臭美
(图)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