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陆新闻
]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南京试映
(
博讯北京时间2007年12月16日
转载
)
新华网南京12月15日电(记者陈瑶蔡玉高)由加拿大筹资拍摄的电影《张纯如----南京大屠杀》1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试映。张纯如父母、十多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南京师范大学部分师生与来自加拿大的影片导演一起观看了影片。
据这部影片的导演兼制片人安介绍,《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真实记录了这位勇敢的美籍华裔女作家深入探索南京大屠杀悲惨历史,撰写《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的过程。影片从今年11月开始陆续在加拿大、美国以及中国香港进行放映,观众反响强烈。
(博讯 boxun.com)
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70周年,张纯如的父母特地从美国赶到南京,参加12月13日在南京举行的悼念遇难同胞集会和“南京大屠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两位老人还分别将《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的拷贝捐赠给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
尽管事先基本没做宣传,但能容纳100多人的南京师范大学的一间小会议室中几乎坐满了观众。人们非常认真地观看着影片,有人情不自禁地落泪。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张英娇说:“之前听说过张纯如的事迹,非常佩服她为求证南京大屠杀历史所付出的努力。今天,这部影片几乎以白描的方式,表现了她在写作《南京浩劫》这本书时的心路历程,这让我们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及张纯如本人都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79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也参与了《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的拍摄。在看完电影后,他抹着眼泪,激动地握着张纯如父母的手说:“感谢你们培养出这么好一个女儿。张纯如为了研究和揭露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真相付出了那么多,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她的勇敢与正义值得所有人尊敬!”
“张纯如在完成《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后,非常希望能以南京大屠杀历史为背景拍一部电影。现在,世界上多部有关南京大屠杀历史题材的电影相继拍摄,我相信她如地下有知的话,一定感到欣慰的。”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说。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纪念南京大屠杀,网民发出不同呼声
杨振宁夫妇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图)
中国谨慎纪念南京大屠杀70年
(图)
中国隆重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组图)
(图)
中国媒体低调报导纪念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前中国发行史料
日本学者首次在国内披露6张南京大屠杀新照片
(图)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在日本胜诉 告慰30万亡灵
(图)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对“《南京梦魇》导演乔瑟夫公开信”的公开答复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存400人 无医保看贵难
中日双方在北京协商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
玷污了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中译本错漏百出
(图)
谢罪日老兵东史郎病逝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电唁
(图)
中国官方限制民间纪念南京大屠杀68周年
(图)
南京今天上午10时拉响警报纪念南京大屠杀68周年
(图)
勿忘国耻,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图)
张纯如铜像伫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图)
南京大屠杀史实网站日访问量突破50万
(图)
南京大屠杀实录首次播放
天涯冉云飞:民族的多重耻辱:纪念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
《产经新闻》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
(图)
南京大屠杀,我们的悲愤从何而来?/杨恒均
紀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 日本罪行鐵証如山/林偉棠
(图)
寒山:南京大屠杀为什么曾经被忽视?
杨恒均: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外的思考(1、2、3)
济南水灾让我想起了南京大屠杀/杨恒均
任诠:谈南京大屠杀和北京大屠杀的本质联系
现代社会的毒瘤——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社会学反思
屠城的背后——换一个角度看南京大屠杀
(图)
黄叶:南京大屠杀不过是伟光正的一个幌子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