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走私链调查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3月04日 转载)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干嘛要买回来?中国政府这次就是做得好。”年逾80岁的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谈到佳士得公司拍卖圆明园兽首一事,音调不由自主地高了很多。“它们的高价就是炒作出来的,依我看,还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现在流失出去的文物上,至少法律上也有依据。”老人激动地说。 (博讯 boxun.com)
谢辰生迄今都在怀念1949年建国伊始时的社会风气。“那时候,哪那么多‘一切向钱看’啊!”在新中国政府对禁止文物流失的三令五申下,中国文物进入了较好的保护时期,所回购的海外流失文物数量也远远超过了近30年的文物回购。根据谢辰生的研究,真正结束了中国文物外流历史的就是1949年。
但是好景不长,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盗墓现象、文物走私现象屡禁不止并日日升温,使得中国现存珍宝又开始了漂泊异乡的“旅程”。谢辰生把文物不断流失的原因归结到“市场化后的思想腐化”上,但吴树并不完全同意。这位北京资深记者历时5年对中国文物走私市场进行了暗中调查,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技术性瓶颈和政策瓶颈才是中国文物继续向外流失的双因。”
海关日查走私文物千余件
吴树的调查从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开始,这里是目前中国主要的古玩聚散地。吴树发现,潘家园所经营贩卖的“文物”既有赝品,也夹杂着真品。“您这 ‘宝贝’不会是骗我的吧?”“怎么会?你这是不成心要吧。”和商贩几番对话下来,吴树逐渐摸清楚了这些“旧货”的来源。“总体有4种来路。”他向《国际先驱导报》介绍道,“一是文物贩子走街串乡,到老百姓家里收购一些祖传或偶得之物;二是一些老窑址、老作坊专门仿古所得;三是家传或市场上倒腾的旧对象;四是盗墓所得。”
其中,仿制的赝品往往是“暗助”中国珍贵文物流失出国的“最佳掩饰”。“你知道吗?全世界迄今都没有一个专门针对文物的鉴定设备。C14检测原是应用于地质勘探的。”
调查过程中,一位海外华人的献宝经历令吴树感触良多。澳籍华人宁志超本打算将祖传的两只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捐献给故宫,以了母亲遗愿。不想,在经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陶瓷鉴定家李知宴、李辉柄等国内顶尖文物专家鉴证后,仍被故宫婉拒。理由是:不同的鉴定方法可能存在疏漏,所以不能确保其真为元代珍贵文物。
“我只是由此想到,连权威专家都不能确定真伪的文物,到了流通关口怎么被拦下来。”吴树说。
这是我国海关查禁文物流失过程中难以跨越的技术性瓶颈。吴树到香港的古玩市场考察了一圈后更加沮丧,他发现,香港市场上现今已全部是新中国成立后流失出去的文物。一位海关工作人员告诉他,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日趋繁荣,海关的物品检查大多以抽检方式进行,抽检比例一般为5%。“我翻阅了海关总署的记录后特别震惊。”吴树估算,“在这么低的抽查率和鉴定率下,竟然有的海关一天可以查出千余件走私文物。”
那么,若以此类推,中国文物每年大约会流失多少?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德国文物律师:蔡铭超的竞拍行动是一招“妙棋” 外交部:中方反对强行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的行为 文物回归,中国不再用花钱策略 被强盗枪走的圓明園價值連城的十二生肖及其他文物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中国将严查“佳士得”进出境文物 拍卖圆明园文物,中法关系再受伤 国家文物局明确要求法国佳士得撤拍圆明园兽首(图) 中国律师团或对法佳士得拍卖圆明园文物起诉(图) 刘伯承重庆旧居成光架 文物被盗一空(图) 北京故宫将出借29件文物给台湾 遏制走私,美中签署限制进口中国文物备忘录 北京市民为保护文物挑战外交部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的违法建筑-法云古村 大型工程頻頻 北京地下文物遭毀滅性破壞 西藏三大文物维修工程再现建筑历史原貌 甘肃官员称敦煌一级文物被盗与安保疏漏有关(图) 敦煌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白天发现被盗 地震导致65处国家级文物震损 四川65处重点文物被损毁 地震前后对比图 (图) 刘植荣:学学埃塞俄比亚追讨文物 (图) 海外文物回归揭秘:索回圆明园兽首次遭遇困境(图) 巴克:我为河南文物界有这么个女败类呜呼 乔志峰:余秋雨老宅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宜大干快上 致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开信——取消王世仁文物专家资格 没有书面证据,中国文物追还不过是一句空谈 康生死后,他收藏的文物到哪里去了? 周晋:“文革文物”杂谈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