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网警密码”初破译 屏幕前的数据搏杀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7月01日 转载)
爱跟黑客“捉迷藏” 爱做群众工作懂网络管理 会侦破案件精通计算机 也要天南海北跑他不是神马 也不是浮云他是网络警察
—— 网警“凡客体”
美女警花vs木马病毒
屏幕前的“数据搏杀”

图一:济南市公安局信息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

图二:网警出击,侦办一起网上制售假证案件。

图三:研究专业知识
直到坐在家中被人赃并获,“黑客”韩某怎么也想不到,自诩能够“定制病毒”,纵横虚拟世界如入无人之境的他,会栽在一个女警察手中。
虽然未曾谋面,双方却在网络这一虚拟战场上,早早鏖战三百回合。
2010年,济南网警支队接连接到群众举报,公安部通告,有人在网上制造、发布、贩卖木马病毒程序,时间长达数月。该程序主要用于攻击各类大型网站和用作网上“钓鱼”工具,应用后,表面上用户当前页面会出现qq弹出中奖提示窗,诱导网民打开,实际却被购买程序者在其中植入窥私软件、广告或诈骗信息。有人借此大肆对某些政府网站和大型企业网站进行攻击,还有人进行网上诈骗,从中牟取高额利润。因其在网络世界横冲直撞的特性,被业内人士称为“霸王”。
接警后,济南网警充分发挥网上技术优势,调动专门警力侦查。济南市公安局网警支队三大队女侦查员许珍丽,就是其中之一。在与队友的合作侦查中,他们从浩瀚繁琐的数据海洋中一次次去芜存菁,最终剥离出木马病毒的原始发布地点——— 济南某民居。在此出售的病毒价格从500—3000元不等,价格越高,功能越强大,最高端的病毒甚至可以避开各种杀毒软件的扫描。犯罪嫌疑人还向买家收费提供“售后服务”及“产品升级”。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许珍丽与队友一举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刚刚从重庆某大学毕业的济南人韩某,精通计算机的他禁不住收购者的高额悬赏,开发了这一程序。同时,他们捣毁了购买下线牵出的两个大型网络犯罪团伙,总涉案金额超过150万元,波及全国20多个省市。截至警方破案,累计3000多人次购买此病毒。此案也因此入选了当年十大网络精品案件。
超越“黑客”笑而不语
上上网就能发现犯罪嫌疑人,神兵天降般多省追索……究竟什么让济南网警底气十足?“‘黑客’是高智商的犯罪,与他们斗智斗勇,首先自己要超越‘黑客’。”许珍丽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但在记者眼中,他们或许更像科研人员。大部分时间呆在恒温机房,面对电脑操作。全体人员玩起计算机各有绝招,手头研究、口中谈论的都是程序、数据。
“神通广大!”网友这样评论破案过程。
济南的网警队伍加起来,不过100多人,却人才济济,研究生、博士生层出不穷,他们是公安群体中学历最高的一支队伍。对他们来说,天书般的数据,并不枯燥。在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网络线索中能够找到蛛丝马迹的变化,抽丝剥茧寻获战机,使很多看起来不可能侦破的案件柳暗花明。
但绝大多数付出,都隐藏在沉默背后。“这个职业保密性很强。”至今,她的家属像其他普通市民一样,只知道亲人是网警,除此之外,每天做些什么?怎么破案?去哪出差?回答是“不能说”。
除了幕后操作,很多时候,网警也要参与抓捕行动,三天跑五地是家常便饭,因为网络犯罪涉及很多电脑数据方面的问题,查验和取证要随叫随到。
随着传统犯罪形式对互联网的渗透,网络违法犯罪活动趋于多样化,色情、诈骗、盗窃、赌博、贩卖……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去年,济南网警共参与破获涉网案件99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69名。
证据看得见摸不着
固定过程像“拼图”
电子证据不像现实中的物质,如何破译,恐怕是很多人最觉神秘的地方。
走进济南网警支队,各色指示灯不停闪烁,一台台“大块头”机器运转声不绝于耳,显现出正在飞速进行数据运算。这些设备,是不少普通人一辈子都闻所未闻的尖端工具。置身其中,甚至让人有位于未来世界的错觉。
(博讯 boxun.com) 14872154
[发表评论] [查阅评论]
(不必注册笔名,但不注册笔名和新注册笔名的发言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