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百年 北京为何偏偏冷落黄兴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10月05日 转载)
来源:苹果日报
认识辛亥革命,不可不认识黄兴。他曾是与国父孙中山齐名的革命家,是孙的第一知交,时称「孙黄」,「孙如旗,黄如剑」。可惜他英年早逝,加上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和中共的毛泽东均独尊孙中山,黄渐被后世遗忘。辛亥革命百年,黄兴故乡的地方政府有意宣传黄兴,但遭北京阻挠,不让辛亥百年纪念扩大化;黄的后人对祖先惨遭冷落大表欷墟和不满。
「湖南是辛亥革命伟人辈出之地,我作为黄兴后人,曾经建议湖南在辛亥革命百年之时,举行纪念活动,但被否决了。听说北京有规定,辛亥百年纪念活动,只限湖北和南京两地大搞,其他地方不能抢风头。」在湖南省长沙市郊外黄兴故居纪念馆,黄兴的嫡孙黄伟民接受《苹果》记者访问时,对北京限制各地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活动,耿耿于怀,大表欷墟。
黄兴是辛亥革命重臣,中华民国开国元勋,更是孙中山的第一知交。他 30岁就投身反清革命,卖掉祖传的 36亩庄园,组织华兴会反清,公开喊出「同心扑满,当面算清」口号,因走漏风声,起义失败,他逃往日本。在日本认识孙中山,两人一见如故,共同筹组同盟会,即国民党的前身,孙任总理,黄任副会长,开始患难与共革命斗争。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不提黄兴或者冷待黄兴,都是说不过去的!」曾任湖南省政协常委、享受正厅级待遇的黄伟民,每次接受记者访问时都讲这句话。对当局的决定他很无奈,唯一能做的,就是对外推介黄兴故居纪念馆,那是他在任政协时,据理力争,获当局批淮投资修复,重建翻修的,现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令祖父的纪念馆更似样,黄伟民不但利用各种机会全力推介,还捐出自己所珍藏先祖用过的诸多物品,包括黄兴用过的雕花木床、太师椅等,全是明清梨木雕製,价值不菲。他说:「百多年前,我祖父为革命卖掉祖产,义无反顾,作为他的后人,今天我们能做的,其实都微不足道。」
对祖父在历史上受到冷落,黄伟民认为,主要原因是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作为孙的门生,独尊中山先生;其后共产党掌权后,毛泽东也以「孙中山弟子」自称。「其实,孙黄两人,孙是思想家,黄是实干家,两人互补,相得益彰。武昌起义前,他就亲自策划指挥了 1907年的钦州起义、 1908年的河口起义和 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等;黄花岗起义,他更是死里逃生,失去两隻手指」。
黄伟民认为,孙中山是民国之父,但如果没有黄兴、宋教仁等人衝锋陷阵、秉力襄助,民国诞生很难想像。他说:「我爷爷至少有八次机会,被推举出任党国的领袖,但他都坚持让给孙中山。甚至在跟孙有分歧,孙又遭党内排斥失势时,他还说:『领袖惟有孙中山,其他不知!』这样的胸襟,实在令我们后人景仰。」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43168960737
[发表评论] [查阅评论]
(不必注册笔名,但不注册笔名和新注册笔名的发言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