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常:且看潘岳之剑走偏锋,以偏为正
(博讯2004年1月15日)
潘岳从风口浪尖的“政改报告”能够脱身出来,没被“左边”拍死,没被右边碾死,还能爬上岸,在大陆惊涛骇浪的宦海中,已属幸运,从体改委到环保总局,似乎惨了点,有些观察家,认为潘岳被中共“打入冷宫”“雪藏”,遭遇“政治冷峰”,亦不无道理,政改,似乎还碰不得,谁碰谁倒霉,要改,不是、也不可能是如潘岳政改报告中所擘画的那样的大张旗鼓的改,那样的政治风险,是当今中共领导层中任何一个人有能力和资力能够承受的,毛邓之后,权威型的中共政治架构,恰恰缺乏了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用特殊材料”造就的一言九鼎,至少一言五鼎的权威,这是必然,亦是步入“集体领导”的进步,但不可避免的,亦是一个因缺乏“制裁者”而难以一锤定音,左右噪音嘈杂的时期。
潘岳能侥幸逃出左右都怒目圆睁的政改旋涡,讨得一个环保总局的“太平差”,对这位锋芒太露的新锐政治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亦未尝不是以偏为正的路径。在当今中国大陆环境危机日益危垒的情势下,环保亦渐成大陆政治稳定因素的重要一翼。 (博讯 boxun.com)
张扬出新,是中共官场的大忌。而潘岳在环保的位子上,却屡屡弄出些动静来:方一履新即走南闯北,力行查污,颇是不甘寂寞,最近又鼓捣出几篇大作,以壮声势。不过,环保并非一片政治净土,经济增长之片面追求,已使大陆环境满目苍荑,处于权力低处的环保系统,在地方上的功能已类似老人局、干部休养所,几乎成为地方安排闲职官员的部门,在中央,亦不在国务院核心部位,即不讨地方政府喜欢,又常成中央问责机构。潘岳急于提升环境理念的做法,剑花舞得太急,虽暂时不能伤人,但在舆论上会进一步造成对过分追求经济增长的质疑,与中共借经济增长稳固权力的政治核心要旨相抵触。在中共官场,潘岳还太嫩,太年轻,能在环保上鼓捣出一些动静,干出一些实绩,托起环保之翼,于国、于民、于己都有助益,的确是一条剑走偏锋,以偏为正的路径。但另一方面,毕竟处于偏处,时刻会被来自核心处的风暴刮倒吹走,应当好自为之。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阿修罗论政——盘点2003:新政·维权·潘岳 王焕:“红旗”还要打多久--为书作序的潘岳 周陵:潘岳培训大学生NGO显示大陆意图引导民间力量 关察:潘岳再显“理论家”本色又出新文章呼吁文明转型 伊索:潘岳新文章与处于最关键十字路口的中国 刘泉: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制度问题——也谈潘岳与地方保护主义 刘泉: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制度问题——也谈潘岳与地方保护主义 钟晓文:潘岳难触"地方保护主义"逆鳞 尹仁:“为有源头活水来”——评潘岳的“发挥NGO的作用” 良丛:潘岳携手NGO,是促进环保还是招安? 陈放:向着好处走——潘岳与环境NGO的座谈与中国民主化 京客:近距离看潘岳 林丘:潘岳文章显示中国国家安全理念的深化 张言:慎言对潘岳“环境文化”的乐观 蒋春生:民族主义、现代化与潘岳的“环境文化” 莫欣:潘岳用环境问题解读意识形态的真义 卖铛牢 :质疑潘岳的“民族复兴” 刘松山:环保离与公共参与——读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 陈柠:潘岳的“环境文化”与“和”的民族精神 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 陈邈:潘岳论环境显现大陆经济模式深层危机 环保总局潘岳加大查处环境违法案力度 求实:潘岳终于露面了 东方曼:潘岳遭遇“非典型政治暗礁” 传中国大陆体改办副主任潘岳遭软禁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