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祈:华人对忧郁认识的几个误区 请看博讯热点:海外华人
(博讯2004年4月11日)
胡祈短评:华人对忧郁认识的几个误区
胡祈精神科医生 二零零四年四月九日 (博讯 boxun.com)
忧郁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是常见的心理精神疾病。
由于华人不重视心理健康和疾病,往往对忧郁产生误解,有必要讨论。
华人对忧郁的第一个误区是病因,华人大多认为外界压力刺激是忧郁的病因,其实忧郁病人大多有忧郁家族历史,存在忧郁基因,本身忧郁疾病发作,造成不能应对外界压力刺激,使忧郁进一步加重,大部分心理精神疾病都是发病在先,心理情感思维功能减退在后,不能正常处理外界压力刺激是结果。
华人对忧郁的第二个误区是诊断,由于华人对心理疾病表现不敏感,常常忽视忧郁的心理情感表现,反而对忧郁的身体症状非常关注,反反复复地做身体检查,屡次正常的体检也不能说服华人忧郁病人,依然坚信自己有身体疾病,拒绝接受忧郁的诊断。
华人对忧郁的第三个误区是心理治疗,华人认为谈话不可能治疗疾病,在华人社会生活中,谈话最不值钱,到处都可以找到人谈话,沉默是金,谈话可以治病,绝对没有道理,拒绝心理治疗的华人,比比皆是。
华人对忧郁的第四个误区是抗忧郁药,华人认为所有化学抗忧郁药都可以导致严重副作用和后遗症,所以华人不大愿意服用抗忧郁药,或者忧郁病情稍有好转,立刻停止抗忧郁药。
华人对忧郁的第五个误区是预防忧郁发作,华人认为忧郁好了,就是忧郁断根了,其实忧郁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病,需要积极预防。
华人对忧郁的第六个误区是忌讳,甚至华人认为不看心理疾病,也就没有心理疾病的麻烦了,这种自欺欺人的态度最要不得。
胡祈短评:美国华人职业人士日子不好过
胡祈精神科医生 二零零四年四月九日
美国社会令人羡慕的律师,会计师,医师,工程师等职业人士,一直生活得很风光,但随着美国社会及经济的变化,倍受人尊敬的职业人士每况愈下,日子不好过。
华人职业人士的日子就更难过,华人职业人士的生意范围本来就比较小,加上华人职业人士数目越来越大,特别在大都市如纽约华人社区的华人职业人士,更是多如牛毛,竞争极其激烈,生存艰难。
华人职业人士的生意范围主要为华人服务,由于美国反恐和国内经济不景气,美国人,特别是华人的生意清淡,华人传统的餐馆车衣等行业生意一落千丈,华人在美国生存不容易,可以花的钱越来越少,当然华人职业人士的生意也越来越差。
华人新毕业的职业人士源源不断,增加华人职业人士之间的竞争,以后的日子可能会更加难。
美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每一个行当不可能永远风光,最近十年来的电脑互联网彻底地改变了美国社会的经济运转方式,对职业人士相当不利,这大概是美国过去风光的职业人士日子艰难的根本原因。
华人在美国生活的圈子比较小,与华人闭关自守的心态有关系,美国社会对职业人士的需求越来越小,能够支付职业人士费用的华人越来越少,几重压力打击,使美国华人职业人士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天无绝人之路,美国华人职业人士过去可以生存,今后也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胡祈:中国政府这下捅了马蜂窝 胡祈:中国护士行吗? 胡祈:早该中央直接领导纪委监察部门了 儿童与青少年的忧郁和自杀/胡祈 胡祈:中国农家儿童上学没饭吃,怪事情 胡祈:北京人,半个主子,哈夫(HALF)奴才 胡祈短评:人大政协应该清除花瓶委员代表 胡祈短评:悼念精神已死亡的网管 胡祈短评:台湾有良知的大学生终于为真相和彩色而绝食了 胡祈短评:华人能力应该相当不错 胡祈短评:中国拉美化的标志---北京上海房价 胡祈短评:美国反恐借口误国,中国稳定托词害邦 胡祈短评: 胡温“只做不说”的新政 胡祈短评: 华人媒体怎么了? 胡祈短评: 华人在动荡危机中发展前进 胡祈短评: 中华民族离散危机波涛汹涌 胡祈短评: 儒佛道与万里长城一样都是禁锢华人的一路货色 胡祈短评: 中华民族更要海洋崇拜和太空崇拜 胡祈短评: 谈谈中国上访人员的自杀权 胡祈评论:胡温体制的不足之处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