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众观点
]
闲话:中国医疗问题实质在垄断,而不是市场化
(博讯2006年7月14日)
宣布中国医疗改革失败,并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市场化,是现在很时髦的观点。
这种观点所隐藏着的倾向是回复计划体制下政府全包式的医疗体制。但是中国曾经历过的计划体制下的医疗服务,并不是一个值得羡慕的目标。首先,农民完全被排斥在医疗保障之外(合作医疗的保障程度极低,相当于没有保障),其次,医疗资源极其短缺,名义上对城市居民开放的医疗服务,实质上是按权力等级制分配的,老百姓不通过“开后门”是很难享受这一名义的权利的。
(博讯 boxun.com)
只要看看现在民怨最大的行业:教育、医疗、电信、邮政、石油、银行,几乎都是行政垄断性行业,就可知道问题所在。而在计划经济下一直短缺,以至只能靠票证配给的消费品,由于充分竞争市场的建立,大多供应充足、价格低廉,也就可以知道解决问题的出路。
中国医疗问题,最主要的是垄断,而不是市场化。
什么叫市场化,我们认为市场化的本质在于供需由市场决定。在中国大陆,医疗服务基本上是政府公立医院垄断的行业。在垄断医疗资源的前提下,所谓的市场化,不过是垄断者随意定价。虽然医院之间也有竞争,但在供应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这种竞争的意义是非常有限的,无法改变垄断的总体特性。
在垄断的情况下,不放开医疗服务的价格,老百姓要获得服务必须通过贿赂等方式支付成本,而放开医疗服务的价格,必然形成卖方控制市场的垄断价格。
打破医疗行业的行政垄断,才能促使资源向收益高的医疗部门流动,从而增加供应、增加竞争,最后导致服务价格的下降。所以,真正治本的解决途径首先是打破行政性垄断,医疗是如此,教育也是如此。
其次,严格的法律监管。任何行业的健康发展都需要监管,涉及生命与健康的医疗更需要监管。在一个法律健全的国家,监管可能是有效的,而在中国目前的总体环境下,必要的监管虽然不可缺少,但过分依靠监管,只会导致新的权力腐败。充分竞争性市场的存在可以大大降低对监管信赖,这一点已经为一般消费性市场的发展所证实。
在作出中国医疗问题的实质在垄断,而不是市场化的判断之后,我们要强调一下,医疗领域并不是一个可以完全市场化的领域。但这与关于中国医疗问题的讨论无关。中国的所谓市场化改革,并不是不要行政控制,而是有极强的行政控制的,所以中国医疗的问题与完全市场化无关。
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必然会排斥某些没有能力从市场等价交换中获得医疗服务的人群,这是现代社会所无法容忍的。所以需要政府承担对公民的责任。政府可以采用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公立医院制度。但在任何情况下,打破对医疗的行政垄断,都是医疗服务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犯众怒的垄断还能挺立多久
曹林:犯了众怒的垄断还能挺立多久
《反垄断法》最该反的是行政垄断
反垄断的三重疑云
梁泉:警惕对民主的垄断—读王绍光《警惕对民主的修饰》有感
王伟:不动垄断高收入群体,谈什么分配制度改革
看不懂的利润 看不懂的垄断
牟传珩:资讯封闭与权力垄断还能维持多久?
何清涟:中共的寡头经济与政治垄断
政治垄断是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南峰
教材垄断与学生负担
(图)
土地行政垄断的代价
(图)
杜光:必须突破金融垄断
鄢烈山:行政垄断下的教育资源被不公平的配置
读者留言:坚决反对电信垄断!反对电信业“四合二”!
微软内部文件曝光,勾勒垄断巨头发迹史
反垄断尤需反行政垄断 削减政府的审批权限!
刘水:知耻而为,突显新闻垄断危机
吴敬琏: 警惕中国"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行业高工资调查 烟草公司小职员的高收入
(图)
垄断行业的“豪门盛宴”何时谢幕
《反垄断法》不应规定行政垄断
(图)
大陆官方媒体:电信电力铁路不属于行政垄断.
(图)
大陆主流经济学家集体炮轰垄断使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图)
大陆近五成民众不相信《反垄断法》可以遏制垄断
吴敬琏称腐败垄断造成当前贫富差距拉大
反对行政垄断为何最终写进草案
反垄断法怎能回避公众期待
中国反垄断法审议再起波折 行政垄断条款仍存争议
“三峡电”不直供的根源在于垄断
中国反垄断法面临五大考验
垄断行业收入有多高
中国人民还要供养垄断行业多久?
中国将设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 具超级特权
中国改革最困难的地方是垄断的国企
垄断企业的高福利成众矢之的
垄断地位不破,“降价听证”无益
北京出租车行业垄断十年难撼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