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渊:应该学习纪念“一举粉碎四人帮” 请看博讯热点:文革四十周年
(博讯2006年8月11日)
朱学渊更多文章请看朱学渊专栏
这次“海外敌对势力”帮助共产党来研究讨论“文革四十周年”,而这“十年浩劫”止于“一举粉碎四人帮”,因此这“一举”也是“三十周年”了,却没有人来纪念它。莫说这些近事,就说共产党起家的“五四运动”也成了禁忌,我想这是共产党得了“老年性专制综合症”,补也补不得,泻也泻不得,弄不好就要一命呜呼的。 (博讯 boxun.com)
共产党庙里有两尊神,两本经,否定“文革”毛泽东不高兴,肯定“文革”邓小平不高兴。而这共产党的天下是打下来的,打天下的功劳又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如果把毛泽东否定了,共产党的庙堂就要跨掉了,于是庙里就“不念经”“不争论”,大大小小的僧人尼姑,一律偷鸡摸狗,这全党全军的争相腐败,自然要比唐宋元明各朝的腐败规模浩大了千百倍,于是也就造就了一派叹为观止的有“中国特色的”末世景象。
说来,“一举粉碎四人帮”不是叶剑英华国锋们的“英明决定”,而是佞臣汪东兴实施的“政变功勋”。但是,它抬举了邓小平,让“改革开放”起了头,进而“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是一件难得的好事情。然而,今日朝中的“胡中堂”并非“我党我军”的英雄儿女,而是出生在泰州城里卖茶叶的鼠弱之辈,他或许以为纪念“一举”,就是鼓励“政变”,他听了汪东兴的“一举粉碎”的故事,可能还要吓破他的鸡胆。
在中共历史上,可与“一举”相比的,就是一九三五年的“遵义会议”,那时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亲信的周恩来王明的把持下,中央红军在共产国际德籍钦差李德上尉的瞎指挥下,前面就剩下了一条石达开的绝路,这时毛泽东登高一呼,成了“核心”。就此,中国共产党前二十年从胜利走向胜利,后二十年从失败走向失败,最后又重归“崩溃的边缘”。此四十年,“成也毛泽东,败也毛泽东”;但也因为有了毛泽东,才有了“政权政权,镇压之权”,才有了开枪杀人的自由。因此共产党无怨无悔,一如既往地崇拜毛泽东。
反观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历史,除去幼稚纷争的前十几年,后七十年可分割成:“遵义会议”开启的毛泽东时代,和“一举粉碎四人帮”开启的邓小平时代。而在处理人事的问题上,毛泽东、邓小平又表现了不同的气量,毛泽东可以把清算周恩来王明的路线错误,耐心延至“整风运动”来处理;而邓小平匆匆“审判林彪四人帮”,固然一时大快了民心,却未能改造“先兴后衰”的循环党风。尽管,这两次事件都不合共产党的程序体例,而且后果并不尽善,但却是中共历史上无人非议的两页。
对于以从事“秘密斗争”和“暴力斗争”起家,唯遵循“全党服从中央”,只有“领袖权威”,没有“个人意志”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更换低能领袖,修正错误路线,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每每必须拖到“崩溃的边缘”,才会有“遵义会议”或“一举粉碎”的“壮举”。而以今日中共之乱局,领袖之无能,再生变故,是其时也。但愿来者不学毛泽东邓小平,宽以待人,实行民主,为中华民族写出一篇柳暗花明的新文章来。
二○○六年七月六日
——原载《动向》2006年7月号(8/9/2006 23:43)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朱学渊:评《中朝友谊虽不牢但不可破》 朱学渊:评《颜色革命产生的乌克兰智慧》 朱学渊、宾服合评:美国《公民读本》的第一课 朱学渊评:“政治评论家”的眼力不及格 朱学渊:评胡锦涛不去北戴河 朱学渊:评《从瑞典笔会的一次内部风波谈起》 朱学渊:评《大学毕业生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朱学渊评《胡锦涛政改思路浮出水面》 朱学渊:评《海军副司令王守业的腐败业绩》 朱学渊:读《康正果:一些老家伙没被打死的后果》有感 朱学渊评《中国危机或现端倪》 朱学渊:评预警机事件 朱学渊:读万润南《我的学长胡锦涛》有感 朱学渊:看万润南的政治智慧 朱学渊:评卫子游反对“人民文革” 朱学渊:兰绿两营共同奋斗,台湾走向独立。 朱学渊:陈水扁为何敢废统?胡锦涛将如何卖国? 胡锦涛露出凶相/朱学渊 朱学渊:“五帝”是“爱新氏”,“华夏”是“回纥国”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