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田教授天儿慧:中日误解太深 (图)
(博讯北京时间2008年12月11日 转载)
来源:明报
日本早稻田大学亚太研究科负责人、研究中日关係学者天儿慧教授认为,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好感下降,是两国交流日趋紧密过程中正常现象。中日两国误解太深,应该加深互相理解,而中国不应对美国的实力下降抱幸灾乐祸的心态,要有「地球村」的概念。
今年是中日建交30周年,但日本内阁府上周发表的外交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有好感」的日本人较去年的调查下降2.2个百分点,以31.8%创下1978年开始调查以来最低点。回答「没有好感」者则比去年增长3.1个百分点,以66.6%达到历史最高。
天儿慧10日在接受媒体採访时表示,与普通日本人对中国好感度下降相反,中日两国领导人的互访却空前频密。「原因是两国的交流已从政经领域扩展到社会各层面」。他认为,中日间的问题很多是出于误解,一方面是因交流少,另一方面是成见太深。
研究中日关係的日本早稻田大学天儿慧教授。(张许摄)
高层互访密民间交流少
他举例说,04年亚洲足球锦标赛外围赛在重庆举行时,当日本队与另一国家队比赛时,现场的观众竟一面倒向日方喝倒采,而这种行为是出于对日本历史、台湾等问题的不满,与球赛本身毫无关係,此举令日本人很不理解。
关于历史问题,他指中国的史学往往是先有定性结论,再以此来解释所有历史事件,而日本史学界更注重历史的过程和现实感,同样与日本有历史问题的韩国,其学术界可以和日本史学界坦率沟通研讨,而中国的史学家往往受框框限制,交流欠坦率。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