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子党、高干子女、官二代的分类和属性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8月04日 来稿)
作者署名:魏武王所常用大锹
目前,网络媒体经常使用的太子党、高干子女和官二代等称呼,在网络和文章中,出现忽视其名称所含的时代特征,把分类严格的这三个称呼混用、乱用了。 (博讯 boxun.com)
本文做一个分类介绍,介绍这三个称呼的含义和人群属性。
首先,太子党、高干子女所指对象,均是指文革前的中共高干的子女们。
官二代,是指文革后至今日的中共官员子女。
因为,文革前中共领导都称干部,文革后至今中共大小领导都称官员。
太子党,指文革前当时处于副国级的中央、国务院和其它部门的元勋子女,军队中则指开国上将以上的将帅子女。
高干子女,指文革前当时党委、政府中副地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子女,军队中则指副师级以上的将校子女。
官二代,则泛指现今党委、政府中正科级以上的官员子女。
太子党们的政治、经济地位已经达到中国最高层面,他们的地位很快就也会达到中国军队的最高层面。
高干子女们,已成为中国政军中的一强大群体。
官二代,则不成群体多处于利用官背景做生意的商人状态。
未来中国政治中太子党和高干子女是合流的,是一体的,这体现着打江山人的血统。
这群人所受的家庭教育、以及拥有的价值观,社会观和生活取向态度等都趋同一致,他们中许多人至今还是理想主义者。
官二代的家庭背景千奇百怪,其父辈从官路径十分复杂,不存在传统的红色血统,作为官的后代,他们也不存在基本同一的价值,为一盘散沙。
太子党和高干子女是坚决鄙视官二代、坚决和官二代划清界限的。只存在高干子女各种联谊会,不存在官二代联谊会,高干子女联谊会是坚决不让官二代进门,那怕你是当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子女。
社会对太子党和高干子女近年来的态度愈发转向好感。
当年毛的接班儿子死去,他怕其战友的子女将来执政,发起了妖魔化高干子女的行动,这是出于个人目的第一次以反特殊化为由打压高干子女。
第二次打压发生在邓执政中,由于邓的大儿子成为残疾人不能接班,这时邓怀着和当年毛一样的心理,以反生活腐化的名义打压高干子女。
毛、邓两次打压高干子女时,甚至组织部门发现提拔干部名单中有高干子女,都会有意后压,此情况在邓退出后才有所改观。
这两次打压使中共丧失了从农民党转型为精英党的机会,使得目前中共高官基本来自于农民,仍然是农民党。
而农民的教育、经历和文明理想以及才干的养成经历,与太子党和高干子女所受的教育以及经历,绝对不在一个层面上。
一代太子党和高干子女的成长经历和培养,注定他们的一代生活历程为同代人中最丰富多彩,生活坎坷最多,所受为理想奋斗的教育最多,反思反省能力最强,他们也最敢为、敢做。
无论出身军队或地方家庭的他们,大都拥有军人式的干练、果断和果敢的性格。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192305
[发表评论] [查阅评论]
(不必注册笔名,但不注册笔名和新注册笔名的发言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