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极左已经孤独/吉歌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5月18日 来稿)
极左色彩浓厚的官媒《环球时报》为了为极左政治人物辩护,不惜自爆三大软肋。
一、毛左跟不上现代文明
极左跟不上现代文明的步伐,仿佛僵尸走出墓地,却试图在现代社会叫嚣。这一点,连一向极左思想浓厚的官媒《环球时报》也清楚地意识到了。
所谓“中国的鹰派”,实际通常是极左在政治尤其在军队中的代表型人物。在一篇明显试图为政坛极左辩护的《中国鹰派既珍稀又孤独》中,环球时报承认了这一致命的“软肋”。
【在各种有色眼镜的解读下,鹰派暴露了一个虽不致命却很关键的软肋:虽然他们对网络时代的国防危机足够敏感,并跟上了国际军事的发展态势,如对网战的高度重视,却显然缺乏一套与时俱进的话语符号体系,而不得不借用相对陈旧的术语。】【这些毛时代的话语遗产,在承载新时代信息方面,不堪重负。】
二、毛左出口成脏
【其实,所谓“左右”之争多是伪命题。在充斥着“姿势分子”的“左右”纷争中,骨子里的党同伐异、不择手段并无区别,技术层面上也都能毫无困难地实现从“出口成章”到“出口成脏”的无缝链接。】
事实上,毛左们一向喜欢出口成脏和推崇暴力,素质和右派一比,明显差一截(在多维等很多论坛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环球时报试图把右派拉下水,这并未得到事实支持,却明显自己承认了左派的不文明。
三、毛左脱离左派基础
【在这样的一地鸡毛里,鹰派其实是极为珍稀、也是极为孤独的。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政治传统,本就不容易诞生鹰派,在经历了种种拦截和磨砺、好不容易出现了几只鹰之后,鹰们却发现,自己的身边充斥的并非鸽子,而是鸡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文革的揭批愈发深入,加上薄熙来垮台后,在左派阵营中也陷入孤立。虽然极左权贵们还掌握着权力,但在舆论场上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支持。
可怜的环球时报,却试图把极左的“孤立”顾影自怜为“孤独求败”,但把众多左派都踩为“鸡鸭”,也太不厚道了。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72231920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