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平:卖杂货的贸易中心 买日货的中国梦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2月10日 转载)
李平更多文章请看李平专栏
年关将至,有钱的中国人四处出击,香港多个口岸、港铁车站挤满来港置办年货的内地人、挤满水货客。对内地居民来说,堂堂香港金融中心和贸易物流中心,如今只不过是一个有信誉的杂货店而已。走出国门越来越方便的中国人,想购买名牌服饰、电器,大可以直接去欧洲、美国、日本,已不再垂涎香港的舶来品,连中央电视台也不讳言,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高价电饭煲之余,连厕所板都不放过,搞到厂家供不应求。
中国人要到香港买日用品、买奶粉、买麦片、买朱古力,要到日本买电饭煲、买厕所板,是中国的悲哀。曾以价廉物美著称的「中国制造」,已沦落到连国人都无法信任的地步。层出不穷的国产食品安全问题、国产电器质量问题,让有钱的中国人宁愿选择到香港、到国外去购买。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外出购物的中国人当中,有些是食品安全问题、电器质量问题的受害者,其中也不乏制造或销售伪劣食品、电器而致富的害群之马。
网友Evelyn Choi留言说:「买了高档厕所板却还是爱就地解决,买了最昂贵的日本电饭煲回去煮的却是黑心食品。」这种强烈的反差,一方面是对中国人道德观的讽刺,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制造」的没落的讽刺。内地不少省市早已设立科技创新委员会或科技创新局,但于扶持企业创新方面收效甚微,也无力逆转山寨文化流行的趋势。日本高档厕所板在中国受欢迎,相信很快就有国产的同类产品应市,不只功能相似,连外观都会相似。
上海财经作家吴晓波感叹:「『中国制造』的明天,并不在他处,而仅仅在于︱能否做出打动人心的产品,让我们的中产家庭不必越洋去买马桶盖(厕所板)。」更可叹的是,整天把中国梦挂在嘴边的党政官员,哪怕是让家人加入抢购日本厕所板的人龙,也不会对「中国制造」的没落、中国山寨产品的盛行而感到羞耻。
对香港而言,梁振英执着于成立创新及科技局,无非是视其为与泛民斗争的必争之地,又有多少诚意、多少能力去推动创新产业、科技发展?在创科局被搁置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与商务和经济发展局何曾进行先期政策研究?如果现时没有合适的人才、官员去从事这项工作,没有一定的政策基础和方向,成立创科局与内地多个省市的科创局还不是一样只是虚有其表?港府如有诚意推动创新科技,首先应推动现有的政府及民间机构合作展开研究,而不是靠语言伪术,甚么只是额外每年多花三百五十万元、甚么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要专注十三五规划。
香港由贸易物流中心沦为内地客的杂货店,难道是因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无心无力关注香港的创新及科技发展?美国制订二十多项促进技术创新的法规,包括信贷、税收、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和研发等领域,难道有创新及科技部?难道港府从未触动见贤思齐之心,非要坐等在立法会斗出和谐再去做?
行政会议成员罗范椒芬说,本港科研发展落后于人,相关开支只占本地生产总值不足百分之零点八,不及深圳的百分之四及全中国的百分之二点二。但中国人要到香港抢购日用品、要到日本抢购厕所板的事实,恰恰说明增设机构、增加开支绝不等于创意增多、发展机会增多,反而,罗范椒芬的另一句才可能是说到点子上。她说,创科局「安插梁粉是顺理成章,亦都是有必要」。可见,内地的科创局也好,香港的创科局也罢,都是政治需要高于经济需要,存在与否都改变不了香港沦为杂货店、中国人喜欢买日货的现实。
来源:苹果日报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4200859
|
|
|
|
|